2020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及反思(北师大版),教案设计

2021-04-09   来源:一年级教案


本单元是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主要包括四个小板块: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图形与几何。学习的主要内容:2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加减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能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给物体进行分类;确定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几何体;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和半时;等等。

本年级的学生是一年级儿童,为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复习的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组织复习时,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需求,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练习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在复习时考虑到学生个性的差异,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 把握复习内容的难度,不要人为地提高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3. 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2. 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数的认识1课时
2 数的运算1课时
3 常见的量 图形与几何1课时

数的认识。

1. 使学生理解数“1”的含义,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理解“同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2. 使学生学会比较数的大小,体会对应的思想。
3. 使学生领悟基数(表示几个)和序数(表示第几)的含义。

重点:理解数“1”的含义,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理解“同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难点:在比较两类物体的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培养初步的对应思想和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关系的能力。


师: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本书的新内容我们就学完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这节课要进行的教学内容,避免复习时杂乱无章,尽量做到目标明确、有条不紊。

师:先想一想,在“数的认识”这一小板块,我们学过哪些内容?
学生可能回答:
•数大小的比较。
师:对,看图中有几只小鸡?几只小鸭?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情境图)
生1:有4只小鸡,有6只小鸭,我知道了小鸡比小鸭少,4<6。
生2:有4只小鸡,有6只小鸭,我知道了小鸭比小鸡多,6>4。
师:说得很好,我们可以说6比4大,也可以说4比6小,在比较数的大小时,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对着比,也可以数出来之后根据数的顺序再比。我们还学了什么呢?
•学了同一个数,既可以表示几个,又可以表示第几。
师:是啊,看图(课件出示),有几只小动物?小猫排在第几?
生:有7个小动物,小猫排第7。
师:这两句话中的“7”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7只”表示的是一共有7只小动物,是较多的,“第7”表示的是这7只中的一只。
师:解释得很好,理解得很透彻啊!想想我们还学什么呢?
•学了古人计数的方法,跟计数器有点相似。
师:说具体点,可以举例子。别人也可以补充。
生1:古人用1块大石头表示10,就像计数器上十位上的数字;用小石头表示一个一个的一,就像计数器个位上的数字。
生2:是有点像,同是1块石头,大的可以表示10,小的就表示1;同是数字“1”,在个位上就表示1个一,在十位上就表示1个十。
师:说的真清楚,都帮助书上的小朋友解决问题了。你看(课件出示),图中的两个“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大家一起说一遍。
学生齐说:不一样,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情境图)图中用1块大石子和2块小石子表示12,你能再想一个方法表示12吗?
生1:用1根横着的木棒和2根竖着的木棒表示12。
生2:用绳子上的1个大疙瘩和2个小疙瘩表示12。
……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在整理“数的认识”时,你们忘了一点,就是有特殊的数,表示的含义也不一样,现在想起来了吗?表示什么?
•生1:“1”可以表示单个的1,如1个人、1个萝卜;也可以表示群体,如1群人、1筐萝卜。
•生2:“0”除了表示一个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如在直尺上的“0”;还可以表示基准,如温度计上的“0”。
师:这次说得比刚才完整多了。自己再回想一下,都复习了哪些知识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如数的大小比较、数的不同含义等。结合具体实例,促进学生对数的理解,加深印象。

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总结得很好,知道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知道了数的不同含义及计数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多思考、细心做。


1.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不是教师单纯地重复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自我总结和不断提升的过程,是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
2. 开放式教学的核心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体验成功的乐趣。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教学中要体现开放性教学的特点,如引导学生自己说涉及的知识点,讲特殊数字的含义等。

A类
下面一共有(  )个小动物,请把从左数第3个用方框圈起来,把从右数第2个用圆圈起来。

(考查知识点:区分“几个”和“第几”;能力要求:正确理解基数与序数的不同含义。)
B类
写一写,比一比。

   ○             ○
(考查知识点:写数与作比较;能力要求:会看计数器写20以内的数并比较数的大小。)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7

B类:11 5 11>5或5<11
13 20 13<20或20>13
教材习题
教材第96页“练习”:
1. 10 12 13 14 15 17 18 19
14 16 20
13 15 17 19
2. 9 2 6
3. 5 1 1 8 13
14 17 10 11 15
4. 略



数的运算。

1. 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深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在对实际问题进行数量分析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计算。
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课件。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数的认识”,在认识了数之后,我们要进行的是“数的运算”。想一想:在“数的运算”这一小板块我们应该掌握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
•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知道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在计算加减法的时候,我们可以数数,加几就往后接着数几个,减几就是倒着往前数几个。
•在计算加减法的时候,可以借助计数器拨珠计算,也可以用小棒数数算。
•在数小棒的时候,够10根了就捆成1捆,所以计算加法的时候常采用“凑十法”。
……
师:同学们说得真不少,下面我们就来练一练,看看到底掌握了没有,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数的运算”涉及的知识点,从思想上提起重视,同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1. 计算方法。
师:说说你是怎么计算“8+6”的?
学生可能回答:
•想8加2可以凑成10,6里面拿出了2,还剩4没有加,所以10加4等于14。
•6加4可以凑成10,10再加8里面剩下的4,等于14。
•可以摆小棒,先摆8根,再摆6根,从6根里面拿出2根和8根凑成10根,捆成1捆,再加剩下的4根就是14根。
•可以用计数器拨珠计算,先在个位上拨8个珠子,再加2个珠子凑成10,并向十位进一,也就是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个位上还要拨4个珠子,表示14。
•还可以数数,8+6就是从8接着往后数6个数,是14。
师:同学们说的方法很多,也很好,算题的时候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计算。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第4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好。
学生完成后,以“开火车”的形式订正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计算的方法,再加以有针对性的巩固训练,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 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的学习是为了应用,是为了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完加减法的计算就能帮我们解决一些小问题了,随着学习的深入才能更进一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现在我们就来试一试吧。(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第5题)
根据你得到的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一共得了多少颗☆?
•哪一学科得的☆多?多几颗?
师:问题提出来了,谁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呢?
•7+9=16
•9-7=2 语文作业得的☆多,多2颗。

师:“数的运算”是我们数学课的主角,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包括了数的计算和应用计算解决问题,只有学好了这个重要的知识点,才是真正地学习数学,今后要不断地努力,争取更好。

  数 的 运 算
    计算
    解决问题


1. 复习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多安排一些练习题。一般的学生要保证基本要求,做一些基本形式的练习,而优秀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练习。
2.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有针对性的辅导,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复习的过程中有所提高。

A类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考查知识点: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能力要求: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B类
学校新买来7个篮球、6个排球和4个足球,学校一共买来多少个球?
(考查知识点: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要求:能够读懂题意,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B类:7+6+4=17
教材习题
教材第97~99页“练习”:
5. 7+8连10+5 6+8连7+7 9+3连6+6
9-5连4+0 19-9连5+5 7+5连14-2
6. > = = > < >
7. 2(答案不唯一,2以上都对) 11(答案不唯一,0~11都对)
4+5(答案不唯一) 10-2(答案不唯一)
8. 发现:是一头大象。

9. 7+4=11或4+7=11
10. 9 8 第二幅图答案不唯一,如2+7=9、9-2=7。
11. 7+5=12或5+7=11 15-2=13
12. 3+2+5=10 10-3-4=3
13. 13 14 15 16
14 15 16 17
15 16 17 18
14.     13             12

15. 答案不唯一,如:
(1)小明和小丽一共捡了多少个贝壳?9+8=17
(2)小红和小丽一共捡了多少个贝壳?11+9=20
16.
17.  ○􀳫



常见的量,图形与几何。

1. 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 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钟表的过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有计划地、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钟表和立体图形的过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有计划地、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难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首先大家想一想在认识钟表时,知道了哪些知识?钟表上整时、半时时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
•在认识钟表时,我学会了两种时间的写法,如早晨7时30分,也可以写成7:30。
•整时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半时时,分针指向6,时针刚过几就是几时半。
师:说得真好,说这些话的时候好像同学们头脑中就有一块表似的,展现在了大家的眼前,真棒!再说说,我们学习了哪些立体图形?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学生可能回答:
•我们学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还有球。
•我的文具盒、课本都是长方体的。
•我玩的魔方是正方体的。
•我们用的水桶、水杯是圆柱的。
•我们上体育课用的篮球、足球、排球等都是球。
师:同学们说得很具体,讲的实例非常恰当。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学习,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要整理复习的相关知识,从而使学生形成看到钟表、几何图形等立即能在头脑中形成表象,逐步构建知识系统。

1. 认一认,连一连。
师:我们的知识点说得很到位,那么解决问题怎么样呢?看一看,想一想,做这些事情该是什么时间?连一连。(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第7题)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完成习题。
2. 几何图形。
师:给下面的物体分分类,说说你的理由。(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第1题)
(学生应该很容易地将已学过的形体进行分类)
3. 位置。
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第95页第2题和第3题。先自己解答,然后我们再交流订正,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得很好。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然后组织交流。
设计意图: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整理后,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训练,能有效地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确定下一步教学内容。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认识钟表”,知道了整时、半时时分针和时针的特点;还复习了“图形与几何”,再次认识了常见的立体图形。我们的教材学习到这就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永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1. 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学生看图回忆生活中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从而进一步认识整时和半时,印象更深刻;通过结合生活实例能加深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几何形体的认识,使数学更贴近生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数学的魅力。
2. 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A类
连一连。

  6:00    5:30    11:30     9:30     8:00
(考查知识点:认识钟表;能力要求:会认钟面上的整时和半时。)
B类

把形状相同的连起来。

(考查知识点: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能力要求:能正确辨认常见的立体图形。)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B类:
教材习题
教材第99页“练习”:
18. 第一个钟面连6时 第二个钟面连3时半 第三个钟面连8时半 第四个钟面连10时半
教材第100页“图形与几何”:
1. 3 2 4 5
2. 提示:足球、篮球都是球;饮料杯是圆柱;墨水盒是正方体;肥皂盒是长方体。
3. 2 8 2 6
4. 上 左 上
笔筒的右边有风车和闹钟。
教材第100页“统计与概率”:
按图形形状分可以分成三类: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按水果名称分可以分成两类:苹果、梨。
按颜色分可以分成三类:红色、绿色、蓝色。

2020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及反思(北师大版),教案设计

http://m.cnfzdj.com/jiaoanxiazai/65976/

推荐访问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苏教一年级下册&nbsp;认识乘法复习&nbsp;教案

一年级教案

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学案,教案设计

一年级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重难点突破,教案设计

一年级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拔萝卜》教案北师大版,教案设计

一年级教案

2020一年级数学上第七单元加与减(二)教学设计反思作业题答案(北师大版),教案设计

一年级教案

2020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北师大版,教案设计

一年级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去游乐园》教案北师大版,教案设计

一年级教案

2020一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教学设计(西师大版),教案设计

一年级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教案,教案设计

一年级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2020苏教版),教案设计

一年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