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教案下载

2021-03-28   来源: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2020年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语文教案

  【设计理念】

  1.《长征》是史诗,字字句句都是历史的凝结,要想品透诗味,感悟诗情,必须在课堂中部分还原历史;只有联系具体的史实,才能让学生叩史而入诗,进而在品读中达到明史而入境的境界。

  2.全诗只有56字,概括的却是8万多人368天的战斗征程,语言极其凝练。诗中的每一个字都蕴含着诗人饱满的革命热情,以及战士们丰厚的革命情怀。因此,引导学生结合红军长征的史实,品味核心的字词的独有内涵,感受近体诗语言的凝练美,应是本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3.鉴于叩史学诗的需要,那么适度引进课外各种资源,实现诗歌文本与历史资料、图片及录像的有机整合,就成为了本课教学的必要手段。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字词,能结合背景和史实,体会暖寒的含义。

  2.紧扣重点词句,了解诗意,感受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品词析句,感受红军无畏、乐观的革命精神,体会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

  【课前准备】

  1.学生查阅有关长征的资料,了解长征的时代背景以及与课文相关的主要战斗。

  2.教师搜集相关的图片、视频,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伴随着《七律o长征》这首歌播放有关长征的图片,创设情景。

  一、揭题导入,简介背景,走进长征

  1.(板书:长征)同学们,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齐读:长征);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征途上,有一段真实的传奇,那就是举世闻名的--(齐读:长征)。

  2.同学们,你们了解长征吗,知道长征的历史吗?(指名说)请看:(课件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并配画外音解说)1934年10月,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五次围剿,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实行战略大转移。一路上,他们血战湘江,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攻占遵义,四渡赤水,两战娄山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激战腊子口,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一路上红军征战368天,行程两万五千多里!回顾一年的战斗历程,毛泽东心潮澎湃,豪情满怀,写下了这首光耀千秋的史诗--(板书:七律)。

  3.这是一首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所以也叫七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齐读课题--《七律o长征》

  4.播放《七律o长征》的配乐诵读录像。(纪录片《长征》片头)

  二、自读全诗,反馈交流,初话长征

  1.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还可以结合注释,和同桌一起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2.读完了吧,字音读准了吗?(课件出示词语)能读好这些词语吗?课件出示词语:五岭 逶迤 磅礴 泥丸 云崖 岷山 (指名读,齐读。读得真准,来,像他这样我们一起读。)同学们读得真投入,谁来为我们读读整首诗?(指名读,相机正音,评读)

  3.通过课前的预习和刚才的朗读,诗人笔下的长征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指3-4人说,教师适机肯定两点:①长征充满艰难②红军不畏艰险)

  三、品词析句,读中感悟,品读长征

  (一)结合史实,紧扣诗眼,品读首联

  1.同学们,长征是如此艰难,红军如此了不起,诗人是用哪两句诗概括的?

  (指名答,课件出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齐读这句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句诗的理解吗?

  3.毛主席在诗中提到哪些山、哪些水呢?

  生汇报:五岭 乌蒙 岷山 金沙江 大渡河

  四、借用资源,品读后三联

  1.品读千山

  (1)品味五岭之逶迤

  ①让我们随着诗人的思绪首先来到五岭 (出示五岭图)看,这就是五岭!站在这样的岭上,你会有什么感受?

  ②知道这五岭到底有多长吗?它纵横四个省,绵延千里,遥望五岭,除了山岭还是山岭!诗人是用哪个词写出来的?(点击逶迤)翻越这样的五岭,你会有什么感受?能读出这种感受吗?(点读,齐读)

  (2)品味乌蒙之磅礴

  ①(出示乌蒙图)看,这就是烟雾缭绕的乌蒙山!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你眼前的乌蒙山吗?(口述:高大险峻;悬崖峭壁;直插云天;高耸入云……)

  ②是啊,乌蒙山海拔在3000米以上,我们大冶的小雷山海拔是200米左右,而乌蒙山可有10个小雷山那么高。如此雄伟,如此险峻,诗人用了哪两个字?(点击磅礴)

  ③能读出乌蒙山的这种气势吗?谁来试一试?(点读,评读,齐读)

  (评价语:乌蒙的磅礴读出来了吗?边读边想象乌蒙的样子,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3)感受红军无畏

  ①可是,如此之远的五岭,如此之高的乌蒙,在红军眼里又成了什么呢?(细浪,泥丸)

  ②是啊,逶迤的五岭变成了细小的波浪;磅礴的乌蒙变成了滚动的泥丸。(课件出示:逶迤、磅礴变色,腾细浪,走泥丸打点)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你体会到什么?

  ③指明回答,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明读,齐读。评价语:好一个无畏的战士,好一群乐观的红军战士)

  2.品读万水

  如果说五岭和乌蒙是红军翻越千山的写照,那么金沙江和大渡河就是红军涉过万水的证明。谁来读读这两句?(指名读)这两句话中,有哪一组反义词深深触动了郑老师的心?你们找到了吗?请把它圈出来。

  (1)品味巧渡之暖

  ①渡江时,红军战士为什么感到暖呢?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课件出示金沙江画面,然后配画外音)1935年5月3日,刘伯承将军率领干部团,化装成国民党的军队,不费一枪一弹,就活捉了守敌,抢占了绞平渡,依靠七条木船,渡了七天七夜,使主力红军轻松渡过金沙江,摆脱了敌人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敌人赶到江边时,他们只能望江心叹,看到的是--红军扔掉的几双破草鞋!

  ②此时此刻,红军战士的心情一定是怎样的?(指2人说)

  ③是啊,不费一枪一弹就巧渡金沙江,红军怎能不满心愉快?(请你读这句话。)

  (2)品味飞夺之寒

  ①巧渡金沙江,诗人心头分外温暖;回望泸定桥,诗人挥笔写下了一个寒字!

  ②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泸定桥。(出示泸定桥图)红军赶到时,敌人已抽掉木板,只剩下--十三根铁索在风中摇晃!脚下是悬崖峭壁,桥下水流湍急,听,这就是大渡河的涛声,如雄狮咆哮,似万马奔腾,此刻你就站在岸边,你有怎样的感受?

  ③此时此刻,当我们迎着泸定桥的硝烟,目睹红军夺桥的战斗场面,相信你会对 寒字有更深的体会!(播放飞夺泸定桥的战斗视频)

  ④看完视频,能谈谈你的感受吗?指名朗读,评价:指名:这是九死一生的寒,指名:这是劫后余生的寒,全班:这更是慷慨悲壮的寒)

  3.一暖一寒,两场战斗,两种心情,来,把这种不同的感受读出来。让我们齐读这两句!这一暖一寒,含义深邃,这就是诗歌的凝练美,你们看,这几句诗,上下句字字相对,内容相关,对仗工整,这就是律诗独有的特点。

  4.学习最后一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①经历了无数的艰险,只要再翻过岷山,长征就要胜利结束了,如果你就是红军战士,你的心里会怎么想?指名读(2人)。

  (评价:这真是一个比一个高兴啊)

  四、教师小结,引读诗眼

  ◎同学们,尽管五岭连绵逶迤,乌蒙高耸入云,但红军用坚定的脚步证明--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尽管金沙江波涛汹涌,大渡河危难重重,但是红军用飞扬的战旗证明--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尽管头上敌机轰炸,身后敌人围追,但红军用欢快的笑声证明--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诵读全诗,升华诗情,总结长征

  1.下面,让我们完整地诵读这首诗。(先自由读,再指名读)的确,长征是一首胜利的凯歌,一首勇士的赞歌!学完这首诗,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请用一两句话说说你此时的心情。(指2-3人说)

  2.长征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长征书写了一首惊心动魄的史诗。长征壮举世人叹,长征精神永流传!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诗,让长征这座丰碑永远屹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六、布置作业:

  1、预习《清平乐六盘山》。请同学们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初步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2、在方格纸上工整、认真地书写《七律o长征》作品。

2020年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教案下载

http://m.cnfzdj.com/jiaoanxiazai/62284/

推荐访问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1课 五年级上册语文书第25课七律长征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第九册复习资料—按课文内容填空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之三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备课资料(之三)1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浙教义务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在大海中永生》教学案例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练习6(苏教版第九册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太空医院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教案《鲸》教学设计4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古诗《鸟鸣涧》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