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树先生》影评观后感

2015-07-06   来源:观后感
《Hello!树先生》影评观后感
“我不要在失败孤独中死去

我不要一直活在地下里”

01

穿着一身“喜剧片”的衣服,也掩盖不了它“文艺片”的灵魂

电影《hello!树先生》的故事发生在北方的一个小乡镇,那里冷清、破败,村子里女人艳丽的服装与灰暗的墙壁成鲜明对比,没有执照的面包车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我相信每一个像我这样从乡镇长大的人都会被这部电影里的场景、人情甚至生活状态所触动,那太像我们曾经生活的每一天的样子了。


电影里的”树“先生,三十几岁,大龄单身,本在一个修车厂工作,但因为被电焊伤了眼睛而被雇主辞退;


成为无业青年的”树“,总喜欢点着一支烟在村子里晃荡,跟任何人仿佛都能亲热的聊两句但其实心里明白自己最是被人看不起;

他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的尊严,却又一次次为了合群而将其放在地上践踏;在参加村里人的婚宴上,被强占了他家地的”二猪“欺负,他下跪道歉。

他时常会爬到一棵树上去坐着,在那里跟父亲和哥哥对话,而这棵树是当年父亲吊死哥哥的那颗;

他跟着事业有成的发小去城里谋生,却发现发小从心底里看不起他,且表面光鲜的发小其实不过是个出轨找小三的人渣;


本以为“树”就会这样,在邋遢、怪异、孤独和取笑中渐渐老去,直到被所有人忘记。



但向往美好爱情的他,在一辆面包车上邂逅了哑女小梅。两人通过手机短信,千里传情。



“你知道吗?当我们相视的一刻,就是这世界最美的瞬间,就算给我个村长我也不当!”



“相思是病,相忆是酒,你就像那烟酒搞得我烟不离手,酒不离口。”



这样风趣幽默又不失浪漫的话,都是出自“树”这个看起来最不修边幅的人之口,我想,对着手机说话的时候才是他最真实的样子,一个自由风趣的浪漫诗人。



“树”跟小梅两情相悦、谈婚论嫁,本以为从这里开始,“树”将迎来所有他迟到的希望与美好。



但电影的魔幻主义在于“树”在结婚前夕因为弟弟没有借到皇冠婚车,跟弟弟打了起来,并把早已布置好的婚礼现场给烧了。



从此,他的幻觉越来越严重,直至彻底的疯癫。他成了“神棍”,成功的预知了小庄的死和村子的停水,也成了名人,昔日最看不起他的人。

而作为观众的我们,也越来越分不清,“树”的世界里,哪些是真实,哪些是虚幻。


树先生的疯癫,既可以看作是底层小人物的精神逃离,也可以看作是另一种抗争。就好比《驴得水》里的张一曼,因为无法忍受现实的荒诞和摧残,所以只能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对现实的抗争。

这是一种自欺式的胜利,也是一个人,为了不被这个格格不入的世界杀死,做出的最后的防御。



就像朴树在《活着》里唱到:“我们都是很可怜的动物,来到这个世界受点委屈受点刺激,这么苟且的活着”。当现实的恶意随时向我们侵袭、当个体的渺小与卑微,让我们找不到出口,我们只能将精神胜利法作为我们唯一的思想武器。

02

王宝强与《树先生》,谁成就了谁?

诚然,电影本身的故事高度和拍摄手法就已经足够优秀,但全片的灵魂所在,依然是王宝强的”树“先生。

几乎所有看过电影的人,都一致认为,《树先生》是王宝强的演技巅峰。甚至,除了王宝强,没有人能演活”树”先生。有人说这是本色出演。因为王宝强就是农村出身,因为意外参演《天下无贼》才踏入演艺圈,而之后塑造的角色,不管是“许三多”还是“顺溜”,都是一样的,来自农村的憨厚老实淳朴善良又最吃苦上进的小伙。

所以,王宝强,理所当然的被演艺界贴上了“励志小人物”的标签。



哪怕是后来的《人在囧途》,王宝强虽然撕掉了励志努力的标签,但小人物的标签依然存在。在《树先生》里依然如此,只是这个小人物,更边缘化,也更丰富。

但他把一个卑微小人物精神逐渐崩塌的过程、言行举止、眼神表情、甚至头发丝儿都演绎的浑然天成。这一定不仅仅只是本色就可以做到的。

王宝强一定是具有很强的“感受力”,才可以完全的走进“树”的世界。还具有很强的“表达力”,才可以让荧幕外的我们,对他或者是“树”先生的经历感同身受。

而这些,与其说是“本色”,不如说是来自一个非专班出生的小人物兢兢业业地研磨和努力,或许还有那么一点点“天时地利人和”的运气。

03


从树先生到余欢水,每个时代都有它的小人物

前段时间有一部被誉为“社畜”代言人的电视剧特别火,叫《我是余欢水》,也许你没看过,但你可能听过一句话:“人人都是余欢水”。

何出此言?

因为电视里的余欢水,惨的就像正在为生活苟且的我们。人到中年,一事无成、房贷压顶、婚姻崩塌、人情冷漠、疾病上身。最惨的是,面对这些,你甚至没有反抗的力量。

如果说《树先生》表达了加速城市化进程中留守农村的人的无奈:他们终其一生都在贫瘠的黄土地上挣扎,看着村庄越来越宽的路、越来越新的墙以及越来越稀少的人烟,茫然、麻木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妥协无力。

那《余欢水》则刻画了另一类顺应发展潮流,努力奔向城市,用尽一生力气在城市里夹缝生存、站稳脚跟的人。他们承受着背井离乡的孤独、消费阶级的差异、”996“的工作压力,但好像还是充满了力量,因为要落户、要买房、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去”跨越“阶级。
有的人,到了城市里是余欢水,回到了家乡,就成为了树先生。
这样的人,包括我,叫:小镇青年。

平凡、有梦、挣扎。

只是有的人,选择了妥协;有的人,还在继续抗争。

04

焦虑过后,还请踏实朝前走


今天微博上一封武大毕业生的信突然火了,甚至引发了高晓松、罗永浩,这样在时代里极具代表性人物的关注。

疫情当下,除了极少数找到机遇的人,几乎所有人都曾在焦虑的煎熬着。


学生焦虑学业、打工的焦虑工作、有房的焦虑房贷、没房的焦虑房租、没钱的焦虑吃穿、有钱的焦虑健康。


高晓松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焦虑,罗永浩说每个时代都会有人觉得那是“最不幸的一代”。


他们似乎都在传达一个信息:焦虑,是人的本能,除了傻子,也许“傻子”也会,谁知道呢。


不管是《余欢水》的一炮而火,还是《树先生》的经典翻红;不论是《寄生虫》的获奖无数,还是《小丑》的有口皆碑,都足以表明我们当代的年轻人足够焦虑了。


我们害怕,人到中年,变成他们。

是在苟且里挣扎,还是在梦里自由,其实并不矛盾。

焦虑过后,依然要坚定的往前走。

至少,要把小人物,活得真实。

hello树先生观后感影评

《Hello,树先生》说不上好,却值得一看。我这么说的意思是,它有某种难言的品质,那是属于纯粹体验的部分,导演显然在表达什么,与文字有所不同的是当导演将自己的意思用影像呈现之后,这份用意也就从文字的表观抽离,成为每一个进电影院的观众他自身独有的体验。所以,此刻当我尝试用文字去诠释它的时候,就会碰到困难。一份体验,如同所有的感官感受一样,脱离于文字之外,而上升到了音乐的高度。我只能尝试着用文字来接近这份体验,尽量让它具体化,即使在我知道这种转述只会使得原先的体验变得不再纯粹,但我愿意一试。
我并不喜好前半部分,毕竟出彩的是在后面。在我看来,电影在一上场就企图架构起整个故事的结构,所以在一开始导演就努力而节俭地铺设开对发展必要的铺垫,但很可惜这些场景散乱而随机,这一情况持续很久,直到后来树先生的离开主线才渐渐浮出水面。由于主线的不明显,导演试图将开头处理成碎片式的结构,既做对后文发展必要的铺垫,同时节省空间。但个人认为铺垫还不够,比方说父亲和哥哥的故事可以再丰富一些,因为照后文看来,这一事件是树先生发生转变的关键,前文这么不明不白,一笔带过稍显不足。另一方面,在开初的事件构思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编剧为故事而故事的明显痕迹,因为要交代一些东西,于是设置了一些场景,这种戏剧性的缺乏使得电影在开头显得像石块般生硬。或许缺少的只是某一巧合来将这些事件连接起来,好的戏剧性处理能让观众觉得巧妙。很可惜这部电影没有。
整个观影下来,不太能让人接受的是树先生上县城这一桥段。肯定是有某些事件让他萌生了离开的念头。如果把这些原因归结为村人的冷漠,多少有些差强人意。对于树这样一位人物,让他产生痴呆病状的原因除了父亲与哥哥这个意外之后,只能是天生的。对于前者,影片没有交代,所以我更愿意相信后者。一个从小到大都如此生活在村子的人,只是说碰上了某些事情,比方说,丢了工作,被人侮辱……就萌生离开的念头是说不过去的,即使导演很用力地描述了这些变机,但很难说服人。但是如果有人说,树是不正常的,他的行为不能被解释,若是如此,导演对变故的安排又是为何,难道只是为了后面的戏剧性发展?
同样,树在省城的转变也让人不可理解,而且导演还安排了一场艺馨(系树朋友,校长)与他妻子吵架的场景,转变是因此吗?还是说孩子的纯真影响了他,不得而知,反正从电影里我没有感受到。
整部电影的转机出现在树与弟弟斗殴之后,那是树新婚的前一夜,因为弟弟没有借到老板的车,树觉得是弟弟没用,双方产生争执,最后导致树被殴至昏迷。然后父亲与哥哥的幻觉出现了,整部电影也从写实风格转变到了超现实主义。这两者的衔接很和谐是因为后半段的超现实并非惯常认为阴暗诡异的强烈风格,而只是在写实的基础上加进了树的幻觉。
几天之后,树就通灵了,他从死去的哥哥那里得到了未知的信息,可以预言事态的进展。这是电影最出彩的地方。死人从树的潜意识里映射到了现实生活中,坐在影院里的我们就能感受到那种说不出道不明的奇妙体验。这一部分超出文字的范围,是纯个人的体验,也就只有电影,可以全面地将这种感觉受传达出来。
事态发生了变化,树被人们抬为高人,原先看不起他的人反而屁颠地来求他帮助。最后是在一场与妻子的幻觉中,电影就此结束。树并不悲苦,导演给了他一个美丽的结局。
《Hello,树先生》不会适合那些总要寻求解释的敏锐头脑。一颗探求的心本身是好的,但被结果给限制住,必将影响对电影的体验。我并不希求一个解释,观影本身就是一次美妙的体验。感觉时间停滞了,过去了好久好久,电影还在那里播放。
同样,《Hello,树先生》也注定不会吸引大众眼球,中国也毕竟不是法国,人们对于艺术的喜好还没有深到骨子里,文艺片没有市场,票房也只是随着口碑在水涨船高。这种现状很无奈,市场的需求决定了上映的电影列表里要塞进满满的进口大片,而一些制作精良,用意深刻的电影却远离人们的视线,甚至被埋没。我想的是,电影和观众,一个是商品,一个是消费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观众的口味决定了电影市场,同样,我们也需要用电影来培养观众。但愿这不只是人人皆知的道理,而是真正有人在这么做。

《Hello!树先生》影评观后感

http://m.cnfzdj.com/zuowenxiezuo/4896/

推荐访问

hello树先生讲影评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十八大报告观后感:做好资源环境审计,年终总结

观后感

《冲出马亚逊》观后感500字

观后感

电影《西蒙妮》讲述了一个导演通过电脑技术虚拟出了一

观后感

《隐秘的角落》观后感1000字

观后感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观后感

国庆70周年阅兵观后感作文

观后感

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观后感

观后感

电影《教父1》观后感

观后感

《Hello!树先生》影评观后感

观后感

《机器人瓦力》观后感

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