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2016-10-14   来源:教师反思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一、善于发现,激发兴趣
  学生在家里呆了两个月,生活随意,注意力不集中,为了吸引学生,上课伊始,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谈发现。学生都非常感兴趣,一个接着一个的谈着自己的发现,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的服饰,印象更为深刻。学习兴趣有了,为随后开展的深入理解文本铺垫了基础。
  二、自主识字,指导写字
  识字和写字在中年级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本课的生字较多,涉及的新词语也比较多。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认记。看到孩子们的作业交上来时,我发现大部分孩子能够写正确,而且书写特别认真,只是个别孩子书写的质量不高,写得不漂亮。写一手好字,是语文课应该追求的,应当是每节课都必须要的。
  三、以想促悟,悟中朗读
  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充分来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例如对于边疆的民族小学学生上课的情况,课文中并没有写具体,只写了他们动听的读书声,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抓住这一空白点,让学生来说说民族小学的同学们上课读书时的情景。有的说:“他们读得很流利。”有的说:“他们读得津津有味。”有的说:“他们读的绘声绘色。”…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2

 作者:济南市汇泉小学 赵海霞 

  
  本课教材的变化:
  其一、课题有了变化,由原来的民族小学改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教材编写中国家意识的体现。因为,这所学校,是个多民族融合的学校,不是哪个民族独立的学校。大青树,就是这所学校的地域特点---边疆特色。
  其二、文中的个别句子有所删减调整,更加符合新教材的团结。如课文第一段中“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一句删去了“语言不同”,成为“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小小一个细节的变化,是大方向指引的结果,正如我们的孩子们说的:“他们都在学校上学,肯定都说普通话,怎能语言不同呢?如果各自说自己的语言,怎么交流呢?”这不就是民族团结一心的象征吗?
  其三、课后题目,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引。
  1.朗读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
  2.模仿说话: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选择一个场景说说。
  课文内容基本没有大的改变。在试教的过程中,通过课文内容的细节变化和课后习题的变化,重点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变化的意图,理解总结表达方法,学习运用。因为有了具体的方法指引,学生在模仿例文介绍自己的学校时,有话可说,语言也生动有趣多了。选择的场景也很广:教室里、操场上、花坛边、教学楼前……
  教材存在的几个问题:
  1.课后资料袋中,阿昌族和所示图片不符。图片是纳西族,不是阿昌族。
  2.德昂族和图片相符度存疑,不明确。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http://m.cnfzdj.com/jiaoxueziliao/16088/

推荐访问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大学生科代表总结与反思及计划

教师反思

中考总结

教师反思

高校数学老师教学反思

教师反思

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

教师反思

《9加几》第三课时(用数学)》教学设计

教师反思

高中生段考总结

教师反思

三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总结

教师反思

8、7、6加几(解决问题)(第三课时)

教师反思

教学反思思考

教师反思

我的寒假读书生活

教师反思